白马与水兵3
(平台服务时间:周一到周五 9:00-17:00)
尺寸 | 80x80x28(cm) | 创作年代 | 2010年 | 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作品分类 | 雕塑 | 材质 | 其它 | 题材 | 人物 |
作品标签 | |||||
适用空间 | 客厅 餐厅 书房 儿童房 卧室 盥洗室 办公室 酒店 广场 酒吧 购物中心 |
作品介绍
“雕塑的本质是忧伤的。”
“将雕塑的技法减至极限,才能引入色彩。”
“雕塑最根本的目的是创造一种美,一种属于雕塑的独特的美,其他一切都属于附加物。例如作品产生的背景,创作动机和意义。这个时代对美的定义似乎是“媚俗”,其实不然,美是能触及灵魂的忧伤之物”
——于凡
于凡的雕塑作品从具体的形象出发,从中再造出具有想象意味的神秘精神,对他来说,形象只是个媒介,重要的是通过这个媒介所能呈现出的概念、人或事物的灵韵。
他一直试图摆脱创作上对西方写实语言的依赖,在经过一系列观念化的装置艺术实验后,于凡开始吸收中国艺术中更着重于精神层面的传统。他的作品通常给人以灵动而轻盈的观感,修长如同魏晋时期的中国传统雕塑,同时有着宗教塑像的庄重神秘。在这中国传统绘画重视观念的基础上,于凡又更近一步,将精神重塑到某个具体的当代形象特征上,从而获得新的语言背景。
《斜倚的水兵》、《白马与水兵》与《水兵与战舰》构成了2008 年于凡的水兵系列,这一系列作品寄托了艺术家少年时期浓厚的海军情节。于凡出生在青岛,每当春天北海舰队的海军换新装,年轻的心不由随着换装变得美好,生活似乎在此种暗示下充满希冀。在特殊年代里,蓝白如水天两界的海军服显得尤为浪漫。在于凡的作品中,具有飘逸的魏晋风范之雕塑语言与艺术的想像完美结合 。“具像愈多,意像愈少”,艺术家选择了介于绘画与圆雕之间的浮雕,运用减法来创作。作品和周遭形成如中国绘画的留白和空间感。偌大的空,忧郁而诗意。作品呈现出如大海天空般纯净超凡的气质。
作者介绍
1966 生于中国青岛
1988 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 获学士学位
1992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 获硕士学位
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副系主任、副教授
现工作居住于北京
关于艺术家
于凡的雕塑与当代雕塑创作的路径背道而驰。在我看来,当代雕塑的创作趋向不是城雕,不是学院写实雕塑日益着重开掘材料的特性,走向雕塑的本质特征——抽象,这种抽象不仅指材料的审美,更主要的是指艺术家个人内在情绪和主观感受的提炼与传达。